中国巨大的慢病市场也引来药企巨头加速布局。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.49亿人,随着老龄化的加剧,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。
我国慢性病现状
随着我国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,居民生活方式、生态环境、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,慢病发病、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,群众疾病负担日益沉重。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、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(据报道,国内慢病约占疾病死亡率的86%、占疾病负担的76%)。
中国巨大的慢病市场也引来药企巨头加速布局。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.49亿人,随着老龄化的加剧,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。数据显示,我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%,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%。
相关调查显示,全国约有2.4亿成人高血压患者,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的仅有3740万人,占比约15.3%,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 51.9%。
目前国内慢病人数达两三亿,仅高血压一项人数高达2.66亿,还有五六个亿的后备军。
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(2017-2025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也提到,到2025年,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,力争30~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%。
目前,我国慢病市场的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、控制率低,这主要体现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、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。
慢病也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,是指长期的、不能自愈的、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。慢病是遗传、生理、环境和行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包括恶性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肺疾病、精神疾病、糖尿病、职业性疾病、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疾病。
慢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死因,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。有数据显示,2016年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2.4%和21.7%,仅次于恶性肿瘤,且呈逐年上升趋势。除致死外,慢病还常伴有并发症,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。以糖尿病为例,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,并可能导致失明,调查显示,住院患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比例为34.3%,约1.1%的患者双目失明。
未来,人口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慢性疾病负担。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,2017年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.58亿人,占总人口的11.4%;预计到2050年,这一人数将达到3.29亿人,占比达23.6%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7%增加到14%,法国需要115年,美国需要69年,而我国则仅需26年。
中国人慢病数据
超重及肥胖症人口有5.07亿人(全球第一)
高血压人口有4.2亿人(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)
血脂异常人口有2亿多人
高血脂人口有1亿多人
糖尿病人口有1.21人(全球第一)
脂肪肝人口有1.2亿人
每天确诊癌症人数有1万人
我国肥胖南北差异性:北方比例大于35%,南方约等于27%
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癌症
2017最新糖尿病数据(20-79岁),中国第一(1.144亿)
警惕慢病发生年轻化趋势
中国中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比22%;
70%中年人有过劳死的危险;
76%白领处于亚健康;
不足3%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;
中国有1530万青少年肥胖儿童,全球第一;
2015-2016年,35岁---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,中国是22%,美国是13%。
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,最近10年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来源:互联网